荆州美容养生网欢迎您!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时尚宝典 >

“快时尚”日子不好过,“来得快去得也快”?

文章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点击次数:78时间:2019-08-06 11:26

  时至今日,2019年已过一半,快时尚行业洗牌加剧,不少外来品牌纷纷“水土不服”,“来得快去得也快”成快时尚近期状态,服装行业早已江湖迭代,暗流涌动。

  短短四年, 快时尚从辉煌走到“黯淡”

  2016-2019上半年,8个快时尚品牌在内地新增门店在2017年“登顶”,对于快时尚品牌来说,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早已结束,“开一家火一家”的辉煌也成为历史。

  快时尚扎堆,“在华沦陷”

  2019年上半年,内地新店数量同比去年呈正增长的国际快时尚品牌,仅有无印良品、GAP、ZARA,分别新增12家、11家、7家;

  优衣库略微下降,新开28家门店,仍领衔一众品牌;H&M新店在过去三年同期连续“腰斩”,从21家减少至6家;

  New Look、Forever 21相继关店,彻底退出中国市场。

  三巨头死扛,“冷暖自知”

  除了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,仍在中国市场“拼杀”的其他快时尚品牌日子也并不好过,如Zara、H&M、优衣库三大品牌的发展都显示出了疲态。

  据时尚头条网数据监测,自今年以来,除H&M在杭州、沈阳和长春开设了三家新店,Zara和优衣库在中国均暂未有开店举措。

  过去两年间,Zara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衣服价格平均下跌了10%至15%。

  据Zara母公司Inditex SA集团发布的2018财年前三季度初步业绩数据显示,2018年前九个月,该集团销售额增长持续放缓至3%,与上年同期的10%的增长速度差距较大。

  “快”时尚,为何消失也快

  “卖方市场”转“买方市场”

  实体经营,成本压力山大

  有流入就有饱和,当产品自身大于用户选择,竞争就开始了,有竞争便有迎合。降价促销类的讨好式消费,已让国人疲于应对,盲目跟风变成了“你打你的折,我走我的路”。

  其次,“快时尚”兴起时受众大多是70、80后,如今已过去十多年,90后、00后这是两个不同的阶层,消费从品牌营销驱动转变为了消费者驱动。

  消费者重视的已经不是款式的新奇、价格的高低与否,而是我喜不喜欢,能不能凸显我的特点和个性。

  这些品牌对市场不了解、对消费者不了解,是无法生存下去的。

  可能很多人会有这种体会:买完快时尚品牌之后发现,经常与人撞衫,再或者,穿一段时间会发现或多或少质量问题。

  如此一来,原本很喜欢的衣服很快便被束之高阁,性价比并没想象中的那么高。

  另外,高昂的经营费用也是影响利润因素之一。据数据监测,某商场合作的门店当中,有一家Zara门店占一楼主要的位置,1200平,一年的销售也才三四千万。

  因为在任何一个商场里面,快时尚品牌店都要求它的位置非常漂亮、面积非常大,但是给商场的租金坪效和利润坪效,却相对比较低。商场也不会给其太多资源进行互动,因而它们流失的顾客会越来越多。

  潮牌限量版,成潮流趋势

  个性化服装,正逆势扩张

  在快时尚品牌遇冷的同时,更加符合年轻人追求个性的潮牌却迎来了爆发。近年来,潮牌消费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趋势。

  部分商场也在试着把Zara、H&M这类的快时尚品牌从最主要的位置搬到了次要的位置,针对年轻人的喜好,引入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师风格的衣服或者潮牌。


上一篇:金一文化珠宝大片来袭 引领珠宝界时尚潮流

下一篇:波司登:老品牌时尚翻身